2011年3月6日星期日

终极论——第二章 粒子如何构成原子与宇宙演化过程



                终极论
        ——揭开宇宙及大脑及社会的终极奥秘
  
                徐永海
  
        前言: 效法耶稣才会具有基督信仰充满爱
        第一章 最小单位如何构成粒子与粒子种类
        第二章 粒子如何构成原子与宇宙演化过程
        第三章 原子如何构成分子与各种能量活动
        第四章 分子如何构成细胞与生物演化过程
        第五章 细胞如何构成大脑与各种心理活动
        第六章 脑前额叶的发达与爱情信仰的出现
        第七章 上帝掌管着宇宙灵魂与圣经的启示
        后记: 我的坐牢经历与这本书的完成过程
  
             2010119



  
  
        第二章 粒子如何构成原子与宇宙演化过程
  
21(第2章第1节):万有引力、电力、弱力、强力的统一
  
211:电力
  
  上夸克分母体、下夸克分母体之间是对称的;粲夸克分母体、奇异夸克分母体之间是对称的;顶夸克分母体、底夸克分母体之间是对称的。在分母体之间也具有“你在我这里,我在你那里”的特点,在此基础上展现出电力。
  
  质子建立在上夸克分母体基础上,电子建立在下夸克分母体基础上,在质子、电子之间具有“你在我这里,我在你那里,你吸引着我,我吸引着你,相互之间具有互在互吸的关系”。质子与质子之间具有“你在我这里,我在你那里,你排斥着我,我排斥着你,相互之间具有互在互斥的关系”。电子与电子之间也具有互在互斥的关系。这是电力,互在是电力的场,互吸是电吸引力,互斥是电排斥力。在电力基础上,质子带1个正电荷,电子带1个负电荷。
  
  同样的道理,建立在分母体基础上的72种粒子都带有电荷。36种带正电荷,36种带负电荷。也就是说,建立在上夸克分母体、粲夸克分母体、顶夸克分母体基础上的粒子都带正电荷;建立在下夸克分母体、奇异夸克分母体、底夸克分母体基础上的粒子都带负电荷。电荷是建立在分母体基础上,不是建立在夸克基础上,夸克不带有电荷,更不带有分数电荷。
  
212:弱力与场力特点
  
  质量光子、分母体相互之间具有“你在我这里,我在你那里”的特点,在此基础上展现出万有引力、电吸引力、电排斥力。总母体相互之间也具有“你在我这里,我在你那里”的特点,在此基础上展现出弱力。中子建立在总母体基础上,中子相互之间具有“你在我这里,我在你那里,你吸引着我,我吸引着你,相互之间具有互在互吸的关系”。这是弱力,互在是弱力的场,互吸是弱力的力。同样的道理,建立在总母体基础之上的粒子,都带有弱力。这些粒子不带有电荷、电力,但带有弱力(弱吸引力)。
  
  弱力(弱吸引力)、电力(电吸引力、电排斥力)、万有引力是建立在总母体、分母体、质量光子基础上,而相对于它们来说,宇宙空间是零点的,弱力、电力、万有引力是不需要媒介来传递的,也是不能被阻隔的。弱力建立在总母体基础上,总母体较大,弱力的力量较大。万有引力建立在质量光子(光子)基础上,光子较小,万有引力的力量较小。电力建立在分母体基础上,分母体是小于总母体、大于光子,这样电力的力量是小于弱力、大于万有引力。
  
  总母体较大,不灵活,建立在总母体基础之上的弱力是一种快速递减的力。两个中子接触在一起,距离为零时,相互之间的弱力最大。半个中子的直径距离、1个中子的直径距离、2个中子的直径距离,中子相互之间的弱力就会迅速减小。毫米、米、公里、光年,这样的距离时,中子之间的弱力已经非常非常的小,最远时中子之间的弱力可能只相当于电子之间的万有引力。光子较小,建立在光子基础之上的万有引力是种常速递减的力,递减速度,就如同我们所观测的那样。就力的递减速度,电力应当介于弱力与万有引力之间。
  
213:强力
  
  中子具有3个可见夸克,质子具有3个可见夸克,这6个夸克正是上夸克分母体本身所具有的6个夸克。这样,当中子与质子接触在一起时,这6个夸克就要组合在一起,中子与质子就要组合在一起,这就是强力。
  
  夸克是不能单独存在的,组合在一起的6个夸克是不能分开的,组合在一起的中子与质子是不能分开的。也就是说,强力的力量是无限大的。只有当这个中子蜕变,变成1个质子、1个电子、一些光子时,这个中子不存在了,这2个粒子才会分开。
  
  中子(总母体基础上,36个夸克)、质子(分母体基础上,6个夸克)不是同一类粒子,相互之间不具有“你在我这里,我在你那里”的特点。也就是说,强力不是场力,强力是只有力,没有场;是只有组合力,没有吸引力。也就是说,只有当中子与质子接触在一起、距离为零时,中子与质子才会组合在一起。如果,中子、质子之间具有距离,即使是1亿亿分之一纳米,中子与质子之间也不会组合在一起,强力的形成是非常难的。
  
22(第2章第2节):原子核与原子的构成
  
221:原子核内的力
  
  中子、质子之间具有强力,借着强力,1个中子、1个质子结合在一起形成原子核(氢2原子核)。借着强力,1个中子、2个质子结合在一起形成原子核(氦3原子核)。借着强力,1个中子与若干个质子结合在一起;再借着强力,这些质子又与若干个中子结合在一起;如此重复下去,应当可以见到这样的原子核,在原子核内,可以具有任意数量的中子和任意数量的质子。但是,我们却很少见到这样的原子核,为什么?因为,强力是一种很难形成的力。
  
  借着强力,1个中子、1个质子结合在一起。强力的力量是无限大的,结合在一起的中子、质子是不能分开的,结合在一起的中子、质子称为:“质子中子对”或者“中子质子对”。
  
  几个质子中子对,相邻在一起,借着中子之间的弱吸引力,这几个质子中子对结合在一起,形成原子核。在这种原子核内,存在3种力,一是中子、质子之间具有的强力;二是中子之间具有的弱吸引力;三是质子之间具有的电排斥力。在原子核内,吸引力一定大于排斥力,中子之间具有的弱吸引力一定大于质子之间具有的电排斥力,这样原子核才不会分裂。
  
222:原子核内弱吸引力一定要大于电排斥力
  
  锂6原子核是由3个中子、3个质子组成的,或者说,是由3个质子中子对组成的。这种原子核较小,3个中子相互之间均接触在一起,相互之间的距离为零。在这种原子核内,中子是3个,弱力也是3个。中子之间具有的弱吸引力远远大于质子之间具有的电排斥力,因此这种原子核是非常牢固的。
  
  钪42原子核是由21个中子、21个质子组成的,或者说是由21个质子中子对组成的。这种原子核较大,某些中子不能接触在一起,相互之间具有一定的距离。弱力是一种快速递减的力,当中子之间具有一定距离时,中子之间具有的弱力就会变小。这时,在原子核内,中子是21个,弱力一定不是21个,弱力可能只有几个,总之,这时中子之间具有的弱吸引力小于质子之间具有的电排斥力,这时原子核就要分裂。事实上,这种原子核是不存在的。
  
  如果在原子核内还具有更多的中子,也就是还具有“没有与质子结合在一起的中子(称为纯中子)”,在原子核内还具有更多的弱吸引力,这时原子核内中子之间的弱吸引力就大于质子之间的电排斥力,这时原子核就不会分裂。原子序数是20以上的原子核,中子数一定要大于质子数。原子核还不是很大时,也就是质子中子对还不是很多时,只要具有1个纯中子,原子核就不会分裂。但是随着原子核增大,也就是随着质子中子对增多,必须具有越来越多的纯中子,原子核才不会分裂。由于这样的原因,在元素周期表中,我们看到,在原子序数是20以上的原子核,随着原子序数增加,质子数增加,中子是以越来越大的比例在增加,例如,质子与中子之间的比例,开始是111/1),以后逐渐是11.11/1.1)、11.21/1.2)、11.31/1.3)、11.41/1.4)、11.51/1.5)、……。
  
223:核外电子的排列
  
  电子具有较少的质量光子、较多体积光子(弦),具有较小的质量、较大的体积,电子云就是电子。电子带负电荷,原子核带正电荷,借着正负电荷的电吸引力,电子排列在原子核的周围。如果把原子核比喻为就像一个垒球,那么电子(电子云)就像一个一个的垒球棒,这些垒球棒(电子云)的小头靠近垒球(原子核),垒球棒的大头远离垒球。一个一个的电子像一个一个的垒球棒,在原子核的周围是一层一层地排列着。
  
  电子云就是电子,电子带有负电荷,相互之间具有电排斥力。但是,在最内几层的电子,由于原子核与电子(电子云)之间的电吸引力远远大于电子相互之间的电排斥力,因此电子相互之间只能是紧紧地相邻在一起,第一层空间小,只能容纳2个电子;第二层空间大些,容纳8个电子;第三层更大些,容纳18个电子;第四层就更大些,容纳32个电子……,每层电子的数量是层数的平方乘以2。只有在最外几层,由于原子核与核外电子之间的距离较远,相互之间电吸引力减少;电子在相互之间的电排斥力的作用下,相互之间就要具有一定的距离,使得每层电子数量减少,每层电子的数量不再是层数的平方乘以2,而是次外层为18,最外层为8
  
  电子云就是电子,电子带有负电荷,相互之间具有电排斥力。由于存在电排斥力,外层电子为了更好地接近原子核,只能是插在内层电子每行、每列的中间和外侧。第一层2个电子,上面、下面各是1个,分别是11列。第一层的上面、下面各是11列,第二层的电子插在这11列的外侧,这样上面、下面各是22列,各是4个电子,第二层共8个电子。第二层的上面、下面各是22列,第三层的电子插在这22列的中间和外侧,这样上面、下面各是33列,各是9个电子,第三层共18个电子。第三层的上面、下面各是33列,第四层的电子插在这33列的中间和外侧,这样上面、下面各是44列,各是16个电子,第四层共32个电子。这样,每层电子的数量就会是层数的平方乘以2
  
229(第2章第2节后的讨论):电子云就是电子
  
  经典物理学认为:“电子是那个按照轨道在不停运动的点”,如果是这样,就很难解释为什么每层电子的数量是“层数的平方乘以2”。现代物理学认为:“电子是等几率性地在广大范围出现,电子云是很大的,一些电子的电子云是重叠在一起”,如果是这样,也很难解释为什么每层电子一定是这些数目。
  
  如果如同经典物理学、现代物理学所认为的那样,电子是个点,总是在运动,总是在很大的范围内运动,电子是不会稳定的,建立在电子基础上原子、分子、物体也是不会稳定的,可是很多分子、物体是稳定的,即使像DNA这些有机物大分子,通过代代的遗传、复制,也已经稳定了几亿年;钻石不仅是稳定的,而且是坚硬的,因此说电子一定是稳定的,因此说只能是“电子云就是电子,电子(电子云)就像一个垒球棒,电子(电子云)相互之间不能重叠”。
  
  在当今化学、尤其是有机化学、更尤其是生物化学,时常论述到分子的空间结构。蛋白质、DNARNA等有机大分子是由很多、很多原子组成的,这些有机大分子的空间结构是非常复杂的。有机大分子的空间结构常被比喻成大型的脚手架,(建设一个高楼需要搭建一个大型的脚手架),一个、一个的电子云就像一个、一个的钢管,原子核就像连接几个钢管的“结点”。只有把电子看成就是电子云,才能解释分子的空间结构。如果把电子看成是围绕原子核不停运动的“点”,就很难解释分子的空间结构。
  
  原子核外,电子云就是电子。相对于原子核来说,核外的电子具有很小的质量,很大的体积。α粒子是氦原子核,具有较大的质量、较小的体积。α粒子撞击到电子(电子云)时,电子不得不让开,α粒子仍成直线(或接近直线)前进。只有少数α粒子撞击到原子核上,才会出现大角度的偏转。用“电子云就是电子”也能解释著名的“α粒子散射实验”。
  
  电子具有较多的体积光子(弦),电子具有较大的体积,电子云就是电子。在电子云内根本不存在那个点状的、不停运动的“电子”。这样我们就解释了测不准现象:“不是测不准,而是根本不存在”。
  
  电子具有较多的体积光子(弦),电子放出一定数量的体积光子,体积光子加入到空间中,产生光波。另一个电子接收到光波,相应的光波消失,这个电子从自己的位置上,从宇宙空间中提取出光子。电子放出、提取的,只是光子(体积光子),不会是光波。在空间传递的,只是光波,不会是光子(体积光子),这样解释了光的波粒二相性。电子放出、提取的光子,可以是一个光子,也可以是不同数量的光子,但是只能是1的倍数,不会出现小数、分数的光子,这样我们解释了量子现象。
  
23(第2章第3节):原子核的衰变
  
231:中子蜕变
  
  一个原子核内中子数量多、中子比例高;另一个原子核内中子数量少、中子比例低。当他们在一起时,哪一个原子核内的中子先蜕变?自然是前者。从这点看,中子蜕变不是随机的、偶然的,而是根据某种因果关系进行的。
  
  在同一个原子核内,一个中子周围全是中子,是个纯中子;另一个中子周围有中子、有质子,是个质子中子对里的中子,哪一个中子先蜕变?自然是前者。从这点看,中子蜕变不是随机的、偶然的,而是根据某种因果关系进行的。
  
  单独一个中子,可以说也是个原子核,只是在这种原子核内,中子的比例是百分之百。普通的原子核内,有中子、有质子,中子的比例不是百分之百。单独的中子、普通原子核在一起时,是单独的中子先蜕变?还是原子核内的中子先蜕变?自然是前者。从这点看,中子蜕变不是随机的、偶然的,而是根据某种因果关系进行的。
  
232:核衰变
  
  在原子核内,1个中子蜕变,变成1个质子、1个电子、一些光子。新产生的这个质子,借着强力,与原子核内的某个纯中子结合在一起,形成1个质子中子对。新产生的这个电子,直接来到原子核外。这是一种核衰变,称为:不分裂核衰变。如:碳14原子核,是由6个质子、8个中子组成的,或者说是由6个质子中子对、2个纯中子组成的。1个纯中子蜕变,碳14不分裂衰变,碳146个质子、8个中子)变成氮147个质子、7个中子)。
  
  钙42原子核,是由20个质子、22个中子组成的,或者说是由20个质子中子对、2个纯中子组成的。1个纯中子蜕变,钙42不分裂衰变,钙4220个质子、22个中子)变成钪4221个质子、21个中子)。前面我们说过,钪42是不能存在的,也就是说,当钙42变成钪42时,这个原子核立即分裂,这种分裂是由于中子之间的弱吸引力小于质子之间的电排斥力造成的,这也是一种核衰变,称为:撕分裂核衰变。
  
  在原子核内,1个中子蜕变,变成1个质子、1个电子、一些光子。新产生的这个电子(电子云),具有较大的体积,在这个较大体积的作用下,原子核可以分裂,分裂成两个较小的原子核,在分裂时还可以分裂出单独的中子,这也是一种核衰变,称为:炸分裂核衰变。
  
233:核聚变
  
  弱力是一种快速递减的力,但是在一定的距离内、一定的范围内,弱力还是能起到一定的作用。在一定的范围内,具有2个单独的中子时,在弱力的作用下,两者就会相互吸引在一起,结合在一起,这是一种核聚变。
  
  单独一个质子,是氢1(氕)原子核,除了这种原子核外,所有的其它原子核内都具有中子。在一定的范围内,具有一个单独的中子,和另一个具有中子的原子核,在弱吸引力的作用下,两者就会相互吸引在一起,结合在一起。这个中子就要进入到这个原子核内,这个原子核就要吸收这个单独的中子,这也是一种核聚变。例如,1个质子、1个中子是氢2(氘)原子核,吸收1个中子,变成了1个质子、2个中子的氢3(氚)原子核。再例如,6个质子、6个中子是碳12原子核,吸收1个中子,变成了6个质子、7个中子的碳13原子核。
  
  1个质子、2个中子是氢3原子核,吸收1个中子,变成1个质子、3个中子的氢4原子核。这时原子核内,中子数量多,中子比例高,其中的某个中子就要蜕变,变成1个质子、1个电子、一些光子。这时原子核变成了2个质子、2个中子的氦4原子核。中子蜕变时,产生光子,产生能量,这是一种核聚变加不分裂核衰变,也可称为:“产能的核聚变”。
  
239(第2章第3节后的讨论):核裂变与核反应堆的原理
  
  铀235是这样的原子核,在原子核内,中子之间的弱吸引力与质子之间的电排斥力,接近临近状态。中子之间的弱吸引力再小一点,质子之间的电排斥力再大一点,或者其它排斥力再增加一点,原子核就要分裂。两个铀235金属块重重地撞击在一起,对于某些铀235原子核来说,撞击的力加上质子之间的电排斥力大于中子之间的弱吸引力,这时,铀235原子核就要分裂,分裂时还要分裂出2个单独的中子,这是一种核裂变。
  
  在一定范围内具有单独的中子和铀235原子核,在弱吸引力的作用下,两者也要相互吸引到一起,相互撞击在一起,这时这个中子就要进入到这个铀235原子核内。在原子核内,由于质子相互之间具有电排斥力,每个质子中子对都排列在原子核的外层。当单独的中子在穿过质子中子对组成的外层时,外层就要增大,质子中子对相互之间的距离就要增大,中子相互之间的距离就要增大,中子相互之间的弱吸引力就要明显减小,这时就会小于质子之间的电排斥力,再加上中子撞击的力量,这时铀235原子核就会分裂,分裂时还要分裂出2个单独的中子,这也是一种核裂变。分裂出来的这2个单独的中子,也要和其它铀235原子核发生同样的反应,随着连锁反应,大量的铀235原子核分裂,产生出大量的单独的中子,这是铀235原子核核裂变的连锁反应。
  
  如果在同一环境中,具有大量的重水,氢3原子核,这些单独的中子就会与氢3原子核结合在一起,发生核聚变,产能的核聚变,就会产生大量的光子,大量的能量,大量的爆炸,这就是氢弹爆炸。
  
  如果在同一环境中,没有重水,没有氢3原子核。这时,大量单独中子中的很大一部分就要被其它原子核吸收,如碳12吸收,这时碳12就要变成碳13。这时,这些中子不发生蜕变,不产生光子,不产生能量。但是,在大量单独中子中还会有很小一部分中子要发生中子蜕变,要产生光子、能量,产生爆炸,这是原子弹爆炸。由此可见,原子弹的威力要比氢弹的威力小很多。
  
  铀235原子核,中子之间的弱吸引力与质子之间的电排斥力,接近临近状态。被撞击时,容易发生核裂变。那么铀230、铀231、铀232、铀233、铀234就更接近临近状态,就更容易发生核裂变,因此这些原子核存在的时间很短,半衰期很短。
  
  其它原子核内,中子之间的弱吸引力与质子之间的电排斥力,不接近临近状态,是稳定的,不容易发生分裂。但是当撞击的力量极大时,也可以发生分裂,如两个物体、星体当以极大的速度撞击在一起时,其它的原子核,如铜、铁、锡、铅、金、银等,这些原子核也可以发生分裂,分裂成更小的原子核。核分裂时,分裂出单独的中子,中子蜕变,产生光子,产生能量,产生爆炸。
  
  在对撞机内,高速飞行的粒子,在撞击到其它原子核时,如铜、铁、锡、铅、金、银等,也会使这些原子核发生分裂,分裂成更小的原子核。核分裂时,也会分裂出单独的中子,这些单独的中子,也会发生中子蜕变。中子不分裂蜕变,可以蜕变出很多种不带电荷的粒子;中子分裂蜕变,可以蜕变出很多种带电荷的粒子。借着对撞机,这样就可以见到很多不同种类的粒子。当然,借着核反应堆内的中子蜕变,也可以见到很多不同种类的粒子。
  
  在核反应堆内,核燃料是普通的铀金属块。在普通的铀金属块内,铀23899.3%,铀235只占0.7%。每个铀235周围均是铀238;最多几个、几十个铀235可以呈岛状聚集在一起,岛周围也全是铀238。铀238,中子数量多,中子比例高,其中的某个中子就要发生中子蜕变,如可变成1个质子、1个电子、一些光子。电子(电子云)具有较大的体积,在这个较大的体积作用下,铀238原子核可发生炸分裂核衰变。铀238炸分裂核衰变,可分裂成两个较小的原子核,同时还要分裂出2个、3个单独的中子。
  
  在普通的铀金属块内,在不同的位置上,可以陆续地、持续不断地发生这种铀238炸分裂核衰变,可以陆续地、持续不断地产生出单独的中子。当某个单独的中子出现时,这个单独的中子可以和某个铀235原子核结合在一起,发生核裂变。接着,岛内的其它铀235原子核就可以发生核裂变的连锁反应。铀238炸分裂核衰变,产生2个、3个单独的中子;铀235核裂变,产生2个单独的中子;铀235核裂变的连锁反应,产生更多的单独的中子。岛内的铀235的数量是有限的,核裂变的连锁反应产生的单独的中子数量也是有限的。总之,这时只产生数量有限的单独的中子。
  
  单独的中子单独存在时,这些单独的中子就要发生中子蜕变,就要产生光子,产生能量。由于单独的中子数量是有限的,产生的光子、能量也是有限的,这时只产生光子、能量,不产生爆炸,这是核反应堆,轻水核反应堆。
  
  如果,同一环境中,具有大量的重水,氢3原子核,这些单独的中子就要和这些氢3原子核结合在一起,发生核聚变,从而产生更多的光子、能量。由于这时单独的中子数量是有限的,这时只产生光子、能量,不产生爆炸,这是重水核反应堆。
  
  铀238原子核,吸收1个单独的中子,成为铀239。铀239原子核内,某个纯中子蜕变,铀239不分裂核衰变,铀23992个质子、147个中子)变成了镎23993个质子、146个中子)。镎239内,某个纯中子蜕变,镎239不分裂核衰变,镎23993个质子、146个中子)变成了钚23994个质子、145个中子),钚239与铀235具有相同的特点。
  
  在核燃料中,铀23899.3%,它吸收了大量单独存在的中子,使铀235、钚239不能出现大规模的连锁反应,因此不会出现爆炸。轻水反应堆、重水反应堆,当能量产生太多时,可以加入碳12,碳12就会与铀235、钚239、氢3原子核竞争地吸收中子,从而使能量的产生减慢下来。
  
24(第2章第4节):空间与物质的演化过程
  
241:物质诞生期
  
  在宇宙的起始点,没有时间、空间、物质,从宇宙起始点中诞生了宇宙时间,与此同时,也诞生了第1组中子,这时物质也开始诞生。当第1组中子诞生的同时,在第1组中子内,有1个中子发生中子蜕变,变成1个质子、1个电子、一些光子。光子(体积光子、弦)变成宇宙空间,这时宇宙空间也开始诞生,当然这时的宇宙空间还很小很小。
  
  随着时间的行驶,在宇宙空间的很多很多位置上,又诞生了很多很多组中子,物质继续诞生。当每组中子诞生的同时,在这组中子内,立即就有1个中子蜕变,产生光子,光子(体积光子、弦)加入到宇宙空间中,宇宙空间以光速膨胀。这个过程持续了可能几亿年,当最后一组中子诞生后,这一期结束。
  
  这一期,随着宇宙时间的行驶,宇宙空间以光速膨胀。随着宇宙时间的行驶,物质从无到有,从少到多,这一期称为物质诞生期。
  
242:物质守恒期
  
  在物质诞生期诞生的这一组、一组中子,都是一个、一个的原子核,这个原子核,都是由中子组成的,中子的数量应当在几千以上,它们是高原子量原子核。
  
  在诞生期,在每个原子核内,已经有1个中子蜕变。在诞生期结束后,原子核内还会有其它的中子陆续地发生蜕变。中子蜕变产生光子,光子加入到宇宙空间,宇宙空间以光速膨胀。随着一个、一个中子蜕变,总有一天,在原子核内,所有的中子都要蜕变成质子、电子、光子。随着一个、一个中子蜕变,总有一天,在宇宙内,所有的中子都要蜕变成质子、电子、光子。当宇宙内最后一个中子蜕变后,这一期结束。
  
  这一期,随着宇宙时间的行驶,宇宙空间以光速膨胀。这一期,中子变成质子、电子、光子,1个中子变成1个质子、1个电子、一些光子。少了一个中子的弱力,多了一个电子的万有引力,从力上讲,力是相等的,重量是相等的,质量是相等的,物质是守恒的,这一期称为物质守恒期。
  
243:物质涅灭期
  
  物质守恒期结束后,在宇宙中,没有了中子,只有质子、电子。这时,1个质子、1个电子组成一个氢1原子。氢1原子内,这个质子可以变成正电子,这时正电子与电子就要涅灭分裂成光子。也就是说,这个氢1原子这时就要涅灭分裂成光子。
  
  随着一个、一个氢1原子涅灭分裂成光子,光子加入到宇宙空间,宇宙空间以光速膨胀。随着一个、一个氢1原子涅灭分裂成光子,物质逐渐从多到少,当宇宙内最后一个氢1原子涅灭分裂后,这时整个物质消失了,这时到了宇宙的结束点。这一期,物质从多到少,从有到无,这一期称为物质涅灭期。
  
  在宇宙结束点,宇宙空间膨胀到最大,这时宇宙中已经没有中子、质子、电子,而只有光子。相对于光子来说,宇宙空间是零点,这时膨胀到最大的宇宙空间立即缩小为零,这时宇宙结束了。整个宇宙时间本身是零点,宇宙的结束点是又回到起始点中去。起始点是过去的事情,是发生过的事情,可以回忆,但不能再一次地发生。宇宙只有一个,不像糖葫芦,一串串的。如果结束点不回到起始点去,而是在未来,就会出现一个个的不同的宇宙,就有可能像糖葫芦,一串串的,但是不应当是这样的。
  
25(第2章第5节):原子核的演化过程
  
251:原子核的早期
  
  在宇宙诞生期所诞生的原子核,中子的数量应当在几千以上,是高原子量原子核。在每个原子核诞生的同时,在原子核内立即有1个中子发生中子蜕变,变成1个质子、1个电子、一些光子。这时每个原子核具有1个质子、具有很多中子,每个原子核都是具有很多中子的氢原子核。诞生期结束后,随着时间的行驶,原子核内的一个一个中子,也会慢慢地、一个一个地发生中子蜕变;原子核也会慢慢地、一次一次发生核衰变。
  
  在早期,原子核内的1个中子蜕变,变成为1个质子、1个电子、一些光子,这时,原子核可以发生炸分裂核衰变,也可以发生不分裂核衰变。随着一次、一次的炸分裂核衰变,原子核可以分裂成大大小小不同的原子核。随着一次、一次的不分裂核衰变,原子核内的质子数量,也就是原子序数,可以一次、一次地增加,可以是几、几十、几百。在原子核的早期,一些原子核的原子序数可以很大。
  
  1个中子蜕变变成为1个质子、1个电子、一些光子,在原子核内,由于电子、光子要离开原子核,我们可以将它说成是1个中子变成1个质子。随着一个、一个中子变成一个、一个的质子,中子之间的弱吸引力不停地减少,质子之间的电排斥力不停地增加。总有一天,对某个原子核来说,它的中子之间的弱吸引力与质子之间的电排斥力接近临近状态。这时这一期结束,这一期称为原子核的早期。这一期是原子系数逐渐由小变大。
  
252:原子核的中期
  
  原子核的早期结束后,原子核内某个中子蜕变,变成为1个质子。这时在原子核内,中子之间的弱吸引力就小于质子之间的电排斥力。这时原子核就要发生撕分裂核衰变,不能再发生不分裂核衰变,但是还可以发生炸分裂核衰变。
  
  随着一次、一次的撕分裂核衰变、炸分裂核衰变,原子核会一次、一次地变小。原子核变小,原子核内中子之间的距离就要接近,中子之间的弱吸引力就要增加。这时,还可以发生几次不分裂核衰变。但是几次不分裂核衰变后,原子核内,中子之间的弱吸引力与质子之间的电排斥力又会接近临近状态。
  
  原子核内,先是一个、一个纯中子蜕变,纯中子不停地在减少。总有一天,对某个原子核来说,在原子核内没有了纯中子。这时,这个原子核完全由质子中子对组成,原子序数都在20以下。这时这一期结束,这一期称为原子核的中期。这一期是原子核与原子系数逐渐由大变小,逐渐出现了现在所见到的各种各样的原子,如铀、铁等。
  
253:原子核的晚期
  
  原子核的中期结束后,原子核内没有了纯中子,整个原子核都是由质子中子对组成的。原子核内没有了纯中子,这时只能是与质子结合在一起的这个中子发生蜕变,变成为1个质子、1个电子、一些光子。
  
  电子(电子云)具有很大的体积,在这个电子的作用下,原子核可以发生炸分裂核衰变,这是一种可能性。或者,中子蜕变中新产生的这个质子,借着质子与质子之间的电排斥力,离开这个原子核。同时,原来质子中子对的那个质子,由于中子蜕变,这个质子成了单独的质子。这个质子也借着质子与质子之间的电排斥力,离开这个原子核,这是撕分裂核衰变,这是另一种可能性。
  
  随着原子核内,一个、一个的中子变成为一个、一个的质子,总有一天,对某个原子核来说,它完全变成了一个、一个的质子,也就是一个、一个的氢1原子核。这时这一期结束,这一期称为原子核的晚期。
  
26(第2章第6节):天体的演化过程
  
261:天体的早期
  
  物质诞生期,在宇宙空间,原子核是呈弥散状态诞生的,是呈弥散状态分布的。每个局部都有原子核,都有原子核在核衰变,都有中子在中子蜕变,都有光子在产生、都有能量在产生。现在,恒星的温度是几千度,物质诞生期,没有一个局部的温度是如此之高。在物质诞生期,相对来说,温度是冷的。
  
  物质诞生后,借着正负电荷的电吸引力,原子核、电子组成原子,原子组成分子,分子组成物体。借着万有引力,原子、分子、物体组成星球,星球组成星系。宇宙内具有了千亿数量的星系。星系与星系之间存在空间膨胀,并且空间膨胀的作用大于万有引力的作用,星系与星系之间,不存在相互吸引的关系,只存在相互远离的关系,星系与星系之间不能组成星系集团。相互距离较近的星系,当万有引力的作用大于相互远离的作用时,可以发生相互吸引、融合的现象,但也不会形成星系集团。
  
  在早期,所有的星球所包含的原子核都是相同的,都是早期的原子核。这时,每个星球内都有原子核在核衰变,都有中子在中子蜕变,都有光子在产生,都有能量在产生。在早期,所有的星球都是发光的星球,以前地球也是一个发光的星球。
  
262:天体的中期
  
  所有的原子核都要从早期演化到中期,再演化到晚期。一些星球较小,如月球,相对于恒星来说,它所具有的原子核很少,很快它所具有的原子核都演化到了原子核的中期、晚期。这时在这些星球内,不再有原子核在核衰变,不再有中子在中子蜕变,不再有光子在产生,不再有能量在产生。很快这些星球就成为了不发光的星球,到现在月球是一个不发光的星球。
  
  相对于月球,一些星球较大,如地球,到现在还有一部分原子核是早期的原子核。到现在,还有原子核在核衰变,还有中子在中子蜕变,还有光子在产生,还有能量在产生。这些原子核在哪里?在地球的核心位置上。也就是说,在地球的核心位置上,还有光子在产生,还有能量在产生。由于在地球的核心位置上,还有光子在产生,还有能量在产生,还有很高的温度,因此地球上还有地壳运动,还有造山运动,还有火山,还有地震。
  
  相对于月球,恒星都是很大的星球。现在所有发光的恒星,它们所具有的原子核仍然是以早期的原子核为主;因此在恒星内,每时每刻,都有大量的原子核在核衰变,都有大量的中子在中子蜕变,都有光子在产生,都有能量在产生,因此现在的恒星仍然是发光的星球。木星、土星这些较大的行星也是发光的星球,它们有一部分光是反射太阳的,有一部分光是自己发出来的。我们只能看到恒星的最外层,或者说只有恒星的最外层发出的光,我们才能接收到。在恒星的最外层,具有的原子核都是原子序数很小的原子核,如:氢、氦等。而恒星的内层,我们看不到,观测不到,那里的原子核一定是以早期的原子核、高原子量原子核为主。
  
263:天体的晚期
  
  随着原子核的演变,总有一天,宇宙内所有的原子核都要由早期的原子核演化到中期、晚期的原子核。这时在宇宙内,所有的星球所包含的原子核都是相同的,都是中期、晚期的原子核。这时每个星球内都有原子核在核衰变,都有中子在中子蜕变,都有光子在产生,都有能量在产生。这时所有的星球都要成为发光的星球,以后月球、地球也都要成为发光的星球。如果你的骨头还存在的话,也要从你的骨头中发出光来。
  
  随着原子核的演变,总有一天,宇宙内所有的原子核都要变成一个、一个的质子,也就是氢1原子核,所有的原子都要变成氢1原子。随着氢1原子不停地涅灭,所有的星球都要由大到小,由有到无。总有一天,所有的星球都要消失。总有一天,地球也要消失。
  
  现在宇宙中具有千亿数量的星系,每个星系内具有千亿数量发光的恒星,还具有一些发光的行星、卫星、星云等。这些星球每时每刻都在发出大量的光子加入到宇宙空间中,这样宇宙空间就能以光速在膨胀。当宇宙内只有最后一个星球时,这个星球发出的光子数量,必须要和现在宇宙中所有星球发出的光子数量是相同的,这样宇宙空间才能以光速膨胀。这时这个星球发出的光子数量是最多的,这个星球是最亮的,这个星球是最热的。
  
  
  
  
  徐永海,住北京市西城区德胜门外新风南里10号楼6501室,邮政编码:100088,电话:86-10-82082198,电子邮件:xuyonghai@yahoo.com.cn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